扫盲贴:互联网常用名词及基础知识解析

网站运营 发布日期:2024/11/18 浏览次数:1

正在浏览:扫盲贴:互联网常用名词及基础知识解析

如何从第一句话让别人知道你是行里人,首先你得知道别人说什么而且你会说什么,这是时候就需要充足的互联网常用名词及基础知识了,以下主要是给大家做一个扫盲贴,行家可以绕行。

扫盲贴:互联网常用名词及基础知识解析

运营类:效果数据名词:

UV: Unique Vister,独立访客。

PV: page view,即网站被浏览的总次数;

IP: internet protocol,指独立IP数,一天内相同IP地址只被计算一次;

跳失:用户进入网站/页面后什么都没有点击直接退出,一般用于衡量跳转页面内容是否吸引,打开是否流程等关键数据;

CTR:Click-Through-Rate,点击率。一般也叫点曝比,点击用户/曝光用户。(衡量曝光转化的关键数据)

关于UV、PV和IP区别

PV(访问量):即Page View, 即页面浏览量或点击量,在一定统计周期内用户每次刷新网页一次即被计算一次,打开多个页面会算多次。

UV(独立访客):即Unique Visitor,访问您网站的一台电脑客户端为一个访客,当然第三方统计很多时候用cookies记录,哪怕是游客状态都会计算,当然这种情况一个实体用户多个浏览器访问同一个页面会算多个UV。00:00-24:00内相同的客户端只被计算一次。

IP(独立IP):即Internet Protocol,指独立IP数,一个用户在多个网络环境会算多个IP,例如酒店wifi,一个或者几个ip,但是连接的设备有n多台,每一个设备都是用这个ip访问,就说明ip一般会小于uv。00:00-24:00内相同IP地址之被计算一次。

渠道合作模式:

CPS:Cost Per Sales,按收入分成,常见的以后返佣的方式,如电商日用品一般一个5元~8元不等。

CPA :Cost Per Action,每次动作成本,常见的为注册激活,下单等。

CPM:Cost Per Mille,一般对广告主而言,即每千人成本。

CPC:Cost Per Click,即每点击成本,百度品专一般都是2.5元一个点击。(每次不开心都我上别人网站刷几下,感赚了不少)

CPT:Cost Per Time,即按照时间周期付费,常见的为按月或者按季度付费,如网址导航里面的站点。

其他:如资源置换,即双方通过等值资源互换各取所需,常见为互换资源位,另一种为资源位换实物产品,如banner投一期10w,那就用10w等价物进行互换

扫盲贴:互联网常用名词及基础知识解析

小结:其实以上的推广方式由来从用户方面看主要是从用户行为路径深度形成(如下图),于公司则根据不同行为执行推广合作模式计费。

常规品牌印象导向,CPM、CPT方式,主要让更多人看到你的品牌或者新品

效果导向:CPC、CPA和CPS。

注意一下:

【数据监测】关于结算必然存在数据的可靠性检验,其中吃CPM、CPC、CPA和CPT都相对比较容易检测,而CPS因为结算流程一般都是在广告主平台产生,已经跳出流量平台,不好监测。(一般广告主不太喜欢按照CPS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选择】因为渠道一般都是试错的方式积累相关的渠道数据经验,所以在这之前一般考虑渠道选择(用户人群匹配度高或者垂直平台优先),其实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广告主提供的点曝比(点击/曝光)来进行不同模式下预算计算。(当然前提是广告主接受多种收费方式,这个得看商务了)

常见形式:

EDM:Email Direct Marketing,电子邮件营销,你经常邮箱收到京东优惠通知,订阅通知等都属于这种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效率比较低。

SEM:Search Engine Marketing,搜索引擎营销,搜索引擎上推广网站,提高网站可见度,从而带来流量;如百度网络联盟,竞价排名等。其中包括SEO(搜索引擎优化),即在原来搜索引擎自然排名下通过优化网站代码等进行优化,目的就是提高排名顺位,增加曝光。

积分墙:一般作为分发平台如应用宝等,结合任务系统给进行分发的一种方式,常见的为下载app完成任务,送积分或者优惠券等。

DSP展示广告:是Demand-Side Platform的缩写,即需求方平台,主要链接广告主。也就出现了目前很多的中介代理公示帮广告主在预算范围内选择合适平台进行推广。(一般还会有对接的4A公式协助资源输出)

SSP:Sell-Side Platform,媒体服务平台,一般来说链接媒体方/流量方。如百度SSP媒体服务。一般会提供人群划分(一般说的精细化运营的定向投放能力)和收益报表等构成。(下图来源于网络)

以上两种方式产生主要是解决广告主和流量主点对点对接过程中的消耗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平台聚合同类产品能极大地提高供需双方的投放效率。

扫盲贴:互联网常用名词及基础知识解析

产品类:一、产品团队分工

扫盲贴:互联网常用名词及基础知识解析

二、不同时期文档的管理重点

扫盲贴:互联网常用名词及基础知识解析

常见文档名词

MRD:Market Requirements Document,市场需求文档。常见的为竞品分析,一般用于立项,基于目前市场数据及竞品等进行项目提出,一般用于提案。

PRD: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产品需求文档。一般是说明实现的过程,较为详细。有些公司为了敏捷开发需要很多时候会直接在原型图上面通过注释方式进行更直观的展示。

PMD:Program Managment Document,项目管理文档,一般包括项目进度、项目资源、责任人和项目输出物,常规通过visio进行甘特图绘制管理。该文档一般贯穿整个项目全程,衡量项目进度。

(入门建议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三、一个需求的生老病死

(需求挖掘——需求设计——需求评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评审——研发阶段——测试阶段——上线反馈)

扫盲贴:互联网常用名词及基础知识解析

四、一个产品上线后的生老病死

扫盲贴:互联网常用名词及基础知识解析

上图为整个PLC( product life cycle)

引入阶段:MVP功能上线并验证,侧重于种子用户的积累,常用方式为社群建立、初探市场、逐步明细消费的核心人群画像。

成长阶段:多为渠道拓展,更精准的触达到app核心用户群对于用户积累有关键作用,功能点优化,重点在于用户量的倍增,并逐步探索商业的模式

成熟阶段:已经有较稳定的商业模式及用户留存达到一定的程度,功能趋向成熟,该阶段重点流失用户和低活用户盘活,并逐步大招新的mvp功能,挖掘功能点击优化空间

衰退阶段:考虑产品能力模块优化,改版迭代,完成新需求转型。同时需要结合市场动态能否有相关战略合作计划及收购计划。

(以上为自己笔记分享,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啫喱,某厂产品运营,负责产品优化迭代和用户运营,擅长通过数据驱动产品优化。

本文由 @啫喱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拓展知识:以下为大家介绍的是最全移动互联网行业基础术语及常见名词解析!

最行业常见名词解释

开发商:也叫CP,即Content Provider内容提供商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发行商(运营商):即代理CP开发出来的产品。

渠道:拥有用户,能够进行流量分发的公司,即可成为渠道。所有可以获取用户的平台都可以称为渠道。包括网站的渠道和无线的渠道。

APP:application 的简写,即应用。

SDK:SoftwareDevelopment Kit, 即软件开发工具包, SDK是渠道提供的、集成了用户登录、充值通道、社区功能、社交分享功能、数据后台统计功能的一个功能模块,这个功能模块CP必须要植入到自己的app里,接入SDK后CP和渠道都要对SDK包进行测试,测试通过才能上线。

IPA/APK:iOS的APP文件格式为ipa,因为iPhone手机分为越狱和非越狱,越狱的手机用户下载的APP文件就是ipa包。安卓系统的文件格式是APK,所以提及安卓游戏或者APP的包,指的就是APK包。

刷量:指渠道制造的假量。一般指用机器刷。

扣量:与CPA渠道刷量针锋相对,指的是CP对于CPA渠道的量进行扣除,以此来减少自己的广告费用。刷量和扣量都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运营术语

联运:CP和渠道联合运营产品,CP需要接入渠道方的SDK,才能上线运营,双方按照分成比例进行分成。

因为接入了渠道的SDK,所以数据后台用的是渠道方的,结算时是渠道分钱给CP。

CPS:按照收益进行分成,CPS和联运都是按照收益进行分成,但区别在于,CPS不需要接入渠道的SDK,用的是CP方的数据统计后台,结算时是CP分钱给渠道,而联运则是渠道分钱给CP。

CPS的优势是不需要接入SDK可以上线,可以快速合作。联运的优势则是深度合作,联运的渠道可以给一些深度的推广资源。

CPA:每行动成本,Cost PerAction),这里的A可以是点击,可以是下载,可以是激活,可以是注册,可以是搜索,一般指的是每一个下载激活进行付费。

CPT:即时长广告,也称硬广,一般是从24时到明日24时计算的付费广告推广形式。

CPC:点击一次进行付费。

CPM:千人成本,按照阅读量来计算。

App如何推广

一、安卓渠道

1:Google Play谷歌官方电子市场

因谷歌在国内受到限制,所以用户很少,但在国外GooglePlay是主流的渠道。有数据显示,全球GoogelPlay的下载量已经超过appstore。老外的渠道至今一直不温不火,不过貌似15年可能会爆发。

2:第三方电子市场

如:91手机助手,360手机助手,腾讯应用宝,百度手机助手,豌豆荚,淘宝手机助手,搜狗手机助手,安卓市场,安智市场,应用汇,机锋市场,豌豆荚,木蚂蚁,uc商店等。

用户质量高,数量大。市场多达200家以上,维护成本高。一般维护几十家足够了。

3:手机厂商

小米商店,华为智汇云,OPPO FindMe,联想乐商店,三星SamsungApps,酷派,中兴汇天地,金立等等。

4:运营商

联通沃商店、移动MM商场、电信天翼空间。

5:搜索类

百度,360,搜狗,神马。据闺蜜说,百度做的好能搞不少量。

二、iOS渠道

1. 苹果官方App Store

对IOS来说,appstore下载量占比超过80%,越狱用户越来越少。

2.各种限时免费推荐应用

如搞趣网、限时免费大全,苹果园,金山电池医生,APP123,爱应用等。

3.各种越狱渠道

如PP助手,91手机助手,快用苹果助手,iTools,爱思,XY,同步推,海马,苹果助手等。

4.各种苹果APP推荐应用

4各种超级APP如墨迹天气,美图秀秀等

以上各渠道,我们可做的有:首发、活动、广告位、联运……

5.iMessage**

即**到iPhone用户的iMessage信息中,包含了跳转到App Store的产品链接,这种方式就是iMessage**,是今年新兴起的付费推广方式。

6.刷榜

iOS生态里独有的推广方式,因苹果App Store会有免费榜,付费榜,畅销榜,所以各CP就会找专业刷榜公司做刷榜,通过大量僵尸App Store账户下载某款手游,获取较高的下载和付费,会冲到榜单较靠前的位置。目前刷榜被苹果打压的很厉害,已是个夕阳行业。

三.广告联盟

广告平台就是指移动广告平台,例如多盟,有米,万普,点入,力美、安沃、、艾德思齐、易积分,米迪,磨盘,巨朋、快友,趣米,触控,勤诚等。广告平台的主流合作方式有几种:CPA、CPC。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微信积分墙目前兴起了,以应用试客为代表,据说质量较高。

四. 换量/交叉推广

在大部分APP和手游里,都会有类似应用推荐这种模块,这个模块的功能就是换量,甲产品给乙产品导入1000个量,乙想办法给甲也导入1000个量。

五.厂商预装/刷机

厂商预装对很多有实力的大公司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资金不充足的话不是首选渠道。

渠道优势:量大,平均成本不算高。

渠道劣势:跟进成本高,用户类型广,精准用户比例相比其他渠道偏低。

水货刷机:这种方式跟厂商预装类似,不过用户质量不如厂商,市场也比较混乱。

六.社交化推广

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会化营销渠道推广APP也成为很不错的一个选择。近年来有不少成功案例通过微博微信炒热的,如快看漫画,app store第一如何炼成的,你懂的。微信目前活跃度很高,可好好利用。

APP运营模型

介绍AARRR模型

1.获取用户(Acquisition)

运营一款移动应用的第一步,毫无疑问是获取用户,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推广。

这个阶段,最初大家最关心的数据是下载量。不过,下载了应用不等于一定会安装,安装了应用也不等于一定使用了该应用。所以很快激活量成为了这个层次中大家最关心的数据,甚至是有些推广人员唯一关注的数据。通常激活量(即新增用户数量)的定义是新增的启动了该应用的独立设备的个数。

2.提高活跃度(Activation)

这里面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推广渠道的质量。差的推广渠道带来的是大量的一次性用户,也就是那种启动一次,但是再也不会使用的那种用户,如积分墙,刷量的渠道。好的推广渠道往往精准作用在目标用户,精准推广,永远是运营人员很需要记住的点。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产品本身是否能在最初使用的几十秒钟内抓住用户。应用如果给人的第一印象不好,经常crash,卡顿,那你懂的。

此外,还有些应用会通过体验良好的新手教程来吸引新用户,这在游戏行业尤其突出。

DAU(日活跃用户)和MAU(月活跃用户)两个数据基本上说明了应用当前的用户群规模,这是两个运营人员必看的指标。其实还要看另两个指标:每次启动平均使用时长和每个用户每日平均启动次数。这两个数据可以结合一起看。

版本、页面转换路径和自定义事件也是很好的分析维度。对产品经理来说,分析它们有助于不断改进应用。

3.提高留存率(Retention)

有些伙伴会发现应用被下载后,没有用户粘性,次日留存,7日留存很低,用户留不住。

通常保留一个老客户的成本要远远低于获取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所以狗熊掰玉米(拿一个、丢一个)的情况是应用运营的大忌。但是很多应用确实并不清楚用户是在什么时间流失的,于是一方面他们不断地开拓新用户,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有大量用户流失。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通过日留存率、周留存率、月留存率等指标监控应用的用户流失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手段在用户流失之前,激励这些用户继续使用应用。

留存率跟应用的类型也有很大关系。通常来说,工具类应用的首月留存率可能普遍比游戏类的首月流存率要高。

有些应用不是需要每日启动的,那样的话可以看周留存率、月留存率等指标,会更有意义。

留存率也是检验渠道的用户质量的重要指标,如果同一个应用的某个渠道的首日留存率比其它渠道低很多,那么这个渠道的质量是比较差的。

4.获取收入(Revenue)

获取收入其实是应用运营最核心的一块。极少有人开发一款应用只是纯粹出于兴趣,绝大多数开发者最关心的就是收入。即使是免费应用,慢慢的也需要考虑其盈利的模式。

收入有很多种来源,主要的有三种:

付费应用、

应用内付费以及广告。

无论是以上哪一种,收入都直接或间接来自用户。所以,前面所提的提高活跃度、提高留存率,对获取收入来说,是必需的基础。用户基数大了,收入才有可能上量。

关于收入,最常用的观察是 ARPU(平均每用户每月收入)值。

5.自传播(Refer)

以前的运营模型到第四个层次就结束了,但是社交网络的兴起,使得运营增加了一个方面,就是基于社交网络的病毒式传播,这已经成为获取用户的一个新途径。这个方式的成本很低,而且效果有可能非常好;唯一的前提是产品自身要足够好,有很好的口碑。

通过上述这个AARRR模型,我们看到获取用户只是第一步,后面如何留住他们,增加粘性也很重要。

app运营团队角色构成

有朋友问,如果以后我要组建一个运营团队,需要哪些角色?下面几个角色是不可少的:

1、渠道开拓:负责监控所有渠道的效果, 不断优化渠道的占比和构成。负责合作,渠道开拓等。

2、用户反馈: 负责和用户双向沟通,取得有效用户反馈,回答用户问题,比如建立QQ群,微博群微信等。

3、数据分析:负责持续深度挖掘数据,建立数据模型,分析用户行为,分析季节效应,分析数据异常等等。

4、运营活动:负责各种事件活动策划,微博微信营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