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推广 发布日期:2025/1/11 浏览次数:1
从“to my light”到“to my lie”,复旦大学自摆乌龙,让宣传片变成了自黑片,在网友的火眼金睛之下迅速发酵成为热点。今天,复旦官博道歉似乎在给这场闹剧收尾。不过,被抄袭的东京大学尚无动静,日本人似乎非常擅于隔岸观火看国人内斗。的确,比起表面上平静泰然文质彬彬,背地里抢走泰国高铁项目掏出1000亿对抗亚投行,然后一脸坏笑给千里迢迢买马桶盖的友邦开辟绿色通道。这种古怪而狡诈的招数,无疑是中日关系官冷民热暗自逐力的鲜明特征。
回到那个宣传片,复旦跟东大的相似性究竟是否构成侵权看似是个伪问题,但却涉及了两个关键概念的区别,致敬与抄袭。这时候,我们临时借用一下范爷和大黑牛。这个周末,一句“我们”火遍微博,在黄晓明和angelababy结婚助攻之下,疑似情侣终于勇敢po出甜蜜合影。虽然“秀恩爱死得快”,但是也不能永远用猜,一招被全民星探卓伟曝光,反倒被动。总之,一群神文案把“我们”玩坏了。
快的、小米、联想、e代驾、神州专车、天猫、京东、麦当劳、招行、港航纷纷效仿,最逗的是计生品牌:杜蕾斯说“冰冰有李”,杰士邦回“爷就是这么牛”,高洁丝最后神补刀——冰临晨下,我是不是要撤军了?话说这些算是抄袭还是借鉴呢?关于这两者的界限,恐怕还是存在主观感受和客观重叠两个维度。你看了“我们”,自然联想到范冰冰李晨爱情模式,这是主观感受。如果你看到有两个人或产品摆出范冰冰和李晨的同款造型、姿势,即使没有提到“我们”,就容易被认定为抄袭。所以判断的关键在是直接扒过来,还是进行了二度创作?
现在,复旦所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困境,如果没有看过东大《Explorer》的网友或许会觉得这个酷炫视频很牛逼,但是对比之后,难免会产生抄袭之感。其实,片中试飞的悬念、时空的错位、主角与老先生们的深度互动等都是原视频没有的,但是这些并不被认为是二度创作,因为视频的灵魂在于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正是这一点,让有些网友看到《To my light》一下子想到《Explorer》,主观感受评判为抄袭,而客观上即使重叠部分很少,也无法改变最初印象。
这些网友发微博爆料之后,更多网友跟进,于是形成了舆论场。但事实上,大多数没有看过原片的网友,不会有那么强烈的违和感。这就好比你和一堆朋友参加派对,你看到一个女孩觉得很亲切,因为她长得像你的初恋女友,而其他人看了她没感觉,因为他们没有你的这段经历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复旦的主创团队不回应可以理解。
但是为毛负担还要道歉?因为这不是普通的网络视频,而是宣传片,中国顶尖大学的宣传片,结果却涉嫌抄袭日本顶尖大学的宣传片。无论是从师生印象还是媒介印象,教育本质还是自主创新,民族自信力还是中日关系,都让人很没面子。再加上民粹主义泛滥的网络舆论,逼得复旦压力山大,必须表态。所以,我们看到制片人态度的U型转弯,为捍卫区区一个作品而失掉全局当然是得不偿失的,但是此后替补的宣传片再次打脸。网友爆料,结尾抄袭慕尼黑工业大学宣传片《Typisch TUM》,某个标识也与苹果touch ID图标相似。
从复旦“抄袭门”可以看出,一个网络视频的前世今生,在如今的媒体放大镜下都会变得吹毛求疵。千万不要认为只有处女座网友会这么做哦!在压力山大成几何级数发展的社会,宣泄情绪表达意见的方式却还很单一,因此脑洞大开的网友们会在热点话题出现之后展开一场舆论攻击快闪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虚拟空间消费话题刷存在感,从而转移在现实社会中面临的压力。今天是复旦膝盖中了一箭,明天可能就轮到你了,谁知道呢!